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商山早行》教学案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商山早行》教学案第1页



《商山早行》 导学案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3、训练透过意象把握情感能力。

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精通音律。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2.相关知识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1)有才。温庭筠有一外号"温八叉"。相传他才思敏捷,下笔可谓神速。在考试时,押官韵作赋,叉八次手,十六句的八韵贴诗就写完了。在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的曹植,而像他这样八叉手八韵成者再无第二人了。

  (2)不幸。虽很有才气,但奇丑,且是个不幸的诗人,属于屡战屡败的考生,从四十岁到五十六岁一直考不了进士,真不知是上帝的公平还是不公平。

  (3)失败原因。第一是曾卷入政治斗争之中;第二是名声不好,平时不修边幅,随随便便,时常和歌妓们厮混在一起,要不然就和纨绔子弟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借着酒意即兴吹拉弹唱,他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根本用不着什么好琴名笛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来。在民间,他的确是个大红人,相当于现在有"超男";第三,他太狂傲,是个狂人,有点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权贵,他瞧不起别人,别人也看不惯他;第四是考试作弊,他在考试中代人答卷,帮助他人作弊,并强行索取报酬,并且还大闹过考场,这一恶劣行径引起了一些公愤,成为他考学中的巨大障碍。 总之,他是一个穷困潦倒,仕途失意的文人。

  3.文题背景

  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乡乡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霜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墙墙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塘塘塘。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布满寒霜的板桥上,早有行人足迹。槲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驿站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