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学案)第1页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修订:郑站立 时间:2018-7-29

课前案--问题引导·激疑自探

【课标要求】了解 "海禁"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知识主干 问题探究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

  (1)农业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粮食产量提高:________扩种,产量提高,________、番薯等高产作物引进、推广。

  (3)广泛植棉,民众________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手工业:明中叶以来,__________已经取代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二、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产生:________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3.表现

  (1)苏州的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已形成了_ _ 。

  (2)江西________制瓷业分工极细,出现了民营手工工场。

  4.地位:发展缓慢,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________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1.海禁政策

  (1)原因:①________势力的东来。统治者担心东南沿海人民与西方势力结合,会危害统治秩序。

  ②政府的狂妄自大,思想愚昧。

  ③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________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2)含义:严格________对外贸易活动。

  (3)影响: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________、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2.结论: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大体定局,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1.中国历史人口数据显示,明朝末年人口超过了2亿大关,到1850年清朝人口增加到4.3亿。面对人口的迅速膨胀,当时的中国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的?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何特征?与传统手工业有何不同?我们说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明中叶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闭关政策?有何影响和启示?

4.明代海禁和清朝闭关锁国以及中国封建社会传统重农抑商政策什么关系? 课中案--合作探究·突破重难

重难突破 针对训练 一、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一 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材料二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 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庐舍。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概括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海禁政策

材料一 [永乐二年(1404)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栽海舡(注:舡即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1644),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急,何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1)明清两朝对海外贸易的政策有什么相似之处?明清政府推行这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

(2)你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些政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8•江苏高考•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3.(2018•海南高考•5)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

A.农本思想被否定

B.重商主义盛行

C.传统义利观废弛

D.抑商观念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