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9《赤壁赋》学案(新人教必修2)
语文:3.9《赤壁赋》学案(新人教必修2)第1页

《赤壁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次诵读,理解并熟悉课文内容,做到熟读成诵。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整体把握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通思路,把握结构。

3、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

4、精读课文,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5、从本文汲取思想的精髓,学习作者如何面对人生困境。

【学习重难点】

  1、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学法指导】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知识链接】

  1、作者及背景: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 "。 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 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

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