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武昌九曲亭记 学案(5)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武昌九曲亭记  学案(5)第1页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武昌九曲亭记 学案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迁于齐安        迁:迁居

  B.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幅巾:裹着幅巾

  C.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效:显示,呈现

  D.仰瞻陵阜陵阜:丘陵

  答案 A

  解析 迁:被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的一组是(  )

  A.①陂陁蔓延,涧谷深密

  ②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B.①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②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

  C.①风止日出,江水伏息

  ②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D.①风云变化,林麓向背

  ②穷山之深,力极而息

  答案 B

  解析 A项中"幅巾迎笑......"是写"山中二三子"的行为,非苏轼之乐。C项中"风止日出......"写的是出游的时间与情状,非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D项中的"风云变化......"写的是西山平地宜于游者观景,亦非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经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个朋友开心自在地游玩,互相娱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

  B.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泛舟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

  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

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