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4 5.1 光的干涉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4  5.1 光的干涉 教案第1页

第一节 光的干涉 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光的干涉现象及产生光干涉的条件;

(2)理解光的干涉条纹形成原理,认识干涉条纹的特征;

(3)如何用波动说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表述、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表述物理现象,概括其规律特征的能力,学生亲自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波的干涉条件,相干光;如何用波动说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

难点:如何用波动说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加强区和减弱区并且互相间隔,如何理解"加强"和"减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机械波的干涉现象引入:首先演示"水波干涉现象",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1)这是什么现象?

  (2)是否任何两列波在传播空间相遇都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让学生回答,让学生描述稳定干涉现象的特征,指出干涉现象是两列波在空间相遇叠加的一种情景;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现象,干涉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要得到稳定干涉现象需是相干波.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光的干涉现象--扬氏干涉实验.

  (1)提出问题:光是否具有波动性?如果有则会有光的干涉现象,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可以用屏幕,在屏幕上会得到什么现象呢?

  演示两个通有同频率交流电单丝灯泡(或蜡烛)作为两个光,移动屏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屏幕上看不到明暗相间的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独立热光的光波相遇得不到干涉现象.说明光的复杂性.认识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实验的不成功是光无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