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第1页

光山县第五完全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第 1 课时 (总第 16 课时) 初备教师:彭丽 3月 26日 星期一 第 4 节 复备教师:彭丽 课 题    解决问题 课型:新授 三

标 1.正确理解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并会写单位名称。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3.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爱动脑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

难点

1.进一步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两种情形的联系。

2.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    指 导 学 习 过 程   复 备 一、 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例3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根据图意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想一想,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你会解决吗?

二、 互动新授

  1.仔细观察,交流并提出问题:

  (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2.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属于平均分的问题。

  1.小组讨论探究方法,并尝试解决问题。

  2.交流解决方法。

  (1)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算式是

  15÷3=5(只)

  (2)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算式是

  15÷5=3(个)

  3.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然后交流检验方法。

  (1)动手分一分。

  (2)圈一圈,画一画。

  (3)用乘法。

  4.观察对比,找出异同点。

  不同点:第一个问题是求每份数;第二个问题是求份数。

  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了只要是平均分的问题,都用除法来解决。

三、巩固拓展

  

  1.根据四六二十四写出四道算式。

  (4)×(6)=(24)

  (6)×(4)=(24)

  (24)÷(4)=(6)

  (24)÷(6)=(4)

  2.读题目,填空,再解答。

  (1)有24张彩纸,每个小朋友分4张,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想:24张彩纸里面有(6)个4张,就可以分给(6)个小朋友。

  列式:24÷ 4 = 6 (个)

  (2)把24张彩纸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张?

  想:把24张彩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张,每个小组就分得(4)张。

列式:24÷6 = 4 (张)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布置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