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岳麓版必修2)
历史: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岳麓版必修2)第1页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程标准解读

  有人认为,当今发达国家"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出现使企业从所有权到经营管理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劳动者往往是企业的拥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他们与掌握企业的少数大股东(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家)在利益上存在一致性,因此,已不可能发生建立在劳资对立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后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或运动。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学习"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国家干预经济的几种方式及其影响。

 ●掌握"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的内容及影响、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经济调整和改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出现的"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培养运用生产力的观点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培养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特点,说明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制度调整的内容,了解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失去社会的进步发展。

 

自主学习精要

一、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2)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国家把基础工业和公共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

(2)国家干预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其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