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四下平均数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  四下平均数 教学设计第1页

《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同学们看我们班的小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

 (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

(1)什么是平均数? 板书: 什么?

(2)怎样计算平均数? 求?

(3)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平均数? 生活?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同学们,为了丰富大家的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老师把原有的小书架又加了两层改为四层书架。

 (看大屏幕:四层书架依次出现8、4、5、7)大声读你获取的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

预设:

 (1)第一层比第二层多几本?

 (2)第四层拿给第三层几本,两层就一样多?

 (3)平均每层有多少本书?(提示:你能提出一个与平均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层有多少本书?"你怎样才能使每层数量一样多呢?

  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并汇报展示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课件展示书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