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三年级上第六单元数字编码教案 研究单
人教版(新)三年级上第六单元数字编码教案     研究单第1页

数字编码

一、引入新课

1.老师: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

2.揭示课题: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有关数字编码的数学课,我很感兴趣,相信你们也很感兴趣。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一)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

1.引导学生观察信封封面,获取数学信息。

老师:拿出已写好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

2.课件出示第77页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寄过信吗?如果信封上忘记填写邮政编码了,信还能寄出去吗?

3.引导学生讨论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

老师讲解:邮政编码由六位数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第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4.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

5.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邮政编码441333中各数的含义。

观察比较,得出收集邮政编码共同点: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数字相同。

(二)认识身份证。

1.出示1张身份证,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身份证上的信息。

2.了解数字编码。

老师:校验码是电脑根据前17位数字按一定公式自动生成的,是电脑识别身份证真假的。现行的第二代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数字是地址码,7-14位是生日码,15-17位是顺序码,(序码表示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中的顺序。)0第18位是校验码。像这样把一些数字或字母按一定标准排列,就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