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1.2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1.2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教案第1页



《元素周期率》(第2课时)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 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理解。同时也作为理论指导,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本节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在必修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学生结束元素化合物等感性知识的学习,进入逻辑性很强的理论知识学习。

◆ 思路分析

  引导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内容,认识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通过客观事实以及习题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素养和化学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归纳、比较。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4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

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