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兰亭集序 教案5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兰亭集序 教案5第1页

《兰亭集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

2.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思考的哲理性。("因文悟言")

3.了解本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行文笔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及其《兰亭集序》

1,作者简介

  1、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书法名手。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爱鹅,从鹅的形态中悟出笔的走势。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

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2,《兰亭集序》的相关背景

A、兰亭:

  景幽、事雅、文妙、书绝。从浙江绍兴城向西南,约20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林中有一亭,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故名曰"兰亭"。

B、《兰亭集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他们这些人围坐在小溪边,然后把一个酒杯放在水流中,如果这个酒杯随着水流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