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3-5 第3章 第2节 原子的结构 学案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3-5 第3章 第2节 原子的结构 学案第1页

第二节 原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重点)2.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重点)3.知道原子和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及带电情况.(重点)4.了解卢瑟福的实验和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一、α粒子散射实验

  1.汤姆生原子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

  汤姆生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设想原子是一个球体,带正电的部分均匀地分布在其中,质量很小的电子则像布丁中的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内(如图所示).

  

  2.α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装置:α粒子源、金箔、显微镜和荧光屏.

  (2)实验现象: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1.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它几乎集中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