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优质课《1.6物质的分离》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优质课《1.6物质的分离》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

课题:1.6物质的分离

教学目标:1.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2.了解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

重点难点:1.不同的晶体要用不同的提取方法的原因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的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为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的要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提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溶液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自然界中的河水、海水和泉水等都不是纯净物,都是溶有多种溶质的溶液。那么,怎么将这些物质从水中提取出来,比如从海水提取食盐?

晶体的形成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A.常见物质的晶体如,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食盐晶体、明矾、水晶、金属等,观察。B.常见的非晶体物质,如硫磺粉、红磷、蔗糖、玻璃、橡胶、塑料、蜡烛、松香等。

发现:晶体都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晶体的形成

思考:我们所吃的食盐是如何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

解答:我们所吃的食盐大多数就是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水蒸发后,溶液变浓,最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

方法1:蒸发溶剂--适用于所有的饱和溶液。如食盐的提取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取到晶体呢?实验:P38-39

实验:1)配制一杯70摄氏度的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利用吸管吸取一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凹穴片上。

3)仔细观察(或用显微镜观察),有没晶体出现?

4)静置、冷却、析晶

总结出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即:

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

总结可得出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可以通过蒸发溶剂使溶液变浓,再继续蒸发溶剂而获得晶体;也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来获得晶体。

事实上,在生活生产中人们通常是将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也就是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减少溶剂),再将溶液冷却(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物质结晶析出。

问1:为什么蒸发溶剂能析出晶体?

问2: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得到晶体?

问3:这两种方法是不是适合所有物质晶体的获得?

(前一种是,后一种不一定。

例: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结晶水合物]

无水硫酸铜粉末 是白色的

硫酸铜晶体 是兰色的

硫酸铜溶液 也是兰色的

三、关于溶解和析出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