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案第1页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初中认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物质的性质时,已用到了观察、实验、比较等研究方法,但没有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进行概括和整合。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具有金属单质的通性,又具有它的特性,因此非常适合用做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的载体。本节内容以金属钠的性质为主线,把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贯穿其中,使学生体验应该怎样更科学、更合理的运用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存在一定的学习差异,无论知识水平和实验能力都比较有限,探究能力还很欠缺。因此一开始的探究活动要注意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使学生对实验探究有初步的认识和体验,并在探究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对比、归纳等能力。

三、设计思想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对金属钠性质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中,要以金属钠的性质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两条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1.采用创设情景、实验探究、观察思考等几个主要环节组织教学,通过亲自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观察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突出本节课重点。

  2.通过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环节,指导学生根据金属钠与水、氧气反应现象,归纳得出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帮助学生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研究性质的基本方法,使物质的性质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有机结合,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3.通过回顾初中化学学习中认识了哪些物质?运用了哪些方法研究它们的性质?并对钠与铁的性质分类比较,加深对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分类法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在研究物质的性质中的具体作用,突破难点。

  4.学生是否掌握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金属钠的性质,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目标,设计知识拓展练习环节,检验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知识,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