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第二课时)第1页

《找次品》(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解决9 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有9 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老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老师帮助梳理方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伐出次品?

(4)全班汇报。老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