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尚贤 教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尚贤 教案2第1页

《尚贤》教案

  重点、难点

  1.讲授选文。

  2.引导学生把握墨子崇尚贤士的思想,并思考其现代价值。

  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以官服事,以劳殿赏 举公义,辟私怨莫不敬惧而施

  选文解读

  文章一开始就摆出核心观点:王公大人治理国家,是否能够通过崇尚、举用德才兼备的士来治理政事,是国家能否治理得好的关键。墨子说:"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治理国家的人都想要国家富有、人民众多、刑罚政治治理得好,可是实际上往往是国家没有变富而变得更加贫穷,人民没有增多而有所减少,刑罚政治没有治理好而一派混乱。这完全失去了治理国家者想要的,而得到了他们讨厌的。主观追求和实际结果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就不能不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以尚贤事能为政"就是通过崇尚、任用有才德的人来治理政事。那些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们之所以达不到目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抓住尚贤事能这个根本。"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贤良"就是有德行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治厚""治薄",一般理解为治绩多、治绩少,笼统地说也就是治理得好、治理得不好。"务"就是事业、事务、紧要的事情。"众贤"就是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这是墨子的进一步推断:国家德才兼备的士多,那么国家就治理得好;德才兼备的士少,那么国家就治理不好。德才兼备的士是国家治乱的根本。所以在高位治理国家的人,他的最紧要的事情必定在于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术"就是方法,"奈何"就是如何。跟"兼爱""非攻"一样,"尚贤"这一问题,也是文章向深一层推进的逻辑标志:既然德才兼备的士是国家治乱的根本,既然在高位治理国家者的要务是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那么进一步的问题自然就是:使德才兼备的士众多的方法将是怎么样的呢?墨子先举了一个例子:"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善射御之士"就是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富之贵之"就是使他们富有、使他们尊贵。"将可得而众"就是乃可得而众。国家要是想要拥有众多的善于射箭驾车的士,就必定会使善于射箭驾车的士富贵,敬重他们称赞他们。这样就可以促使人们在射箭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