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问题研究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教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问题研究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教案第1页

确山二高 一 年级 地理学科共案

时 间: 星 期:

主 备 人: 李翔 使用人:

  【教学主题】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重要的煤炭城市焦作的概况

  2、理解工业地域形成和发展的有关规律

  3、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使学生体会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知识梳理】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想分析:

  人教版地理必修教材在每章后有一个"问题研究"板块,是本套教材的创新点。"问题研究"安排在每章之后,围绕本章的重点内容或核心思想设计研究主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条件。因此,在"问题研究"这一环节,要精心设计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要做到联系相关知识和案例实际,通过探究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归纳总结同类问题的解决规律和多种方法;要侧重过程与方法,增加学生探究的过程体验;结果要具有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对应本章(必修II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的内容。对比"煤城焦作"和"鲁尔工业区",两部分内容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仍然按照讲解"鲁尔工业区"的方法来讲解本部分内容,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位目标的达成上就会有所重复,失去本"活动教材"的意义。我对本问题研究的设计如下:在内容上注重分析焦作与鲁尔区及其它资源型城市的异同,针对焦作的区位优势,探讨对策,寻求解决焦作市城市转型的途径;在思维模式上注重有逻辑的、缜密的因果联系的分析和创新,探询所研究问题的普遍规律,并转用于分析其它典型案例,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规律、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典型例题】

教学过程:

历史上的焦作曾以"煤城"著称,是一个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早在1894年英国人就来此开采煤矿,因煤的储量丰富、质量上乘而享誉西方。焦作市许多行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煤炭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源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曾一度在80%以上。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焦作的煤炭储量大为减少。目前焦作市已成为全国47个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但是,外界对焦作这个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城市留下的"黑色印象"却没有改变:灰暗的天空,黑色的煤山,撒满煤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