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同步导学案 3.1维护秩序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同步导学案 3.1维护秩序第1页

教学内容 维护秩序 主备人 周次 1 教学目标 1、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3、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教学重、难 点 重点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难点 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教具     多媒体,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自学过程 课前预习并完成

1、 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秩序的作用有哪些?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3、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4、社会规则的作用有哪些?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 合作学习分小组问题探究:

1.阅读课本22页思考:以上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你喜欢在哪种环境中生活?

2.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3.放学后校门口的秩序为什么这么好?如果没有领导和老师在维护校门口秩序,会怎么样?

4.阅读课本24页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

5.社会规则在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三) 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右下边漫画说明生活需要( C )

A.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

C.交通秩序 D.公共场所秩序

2、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处处都有规则:过马路的时候要等红绿灯;行人要走斑马线;上课的时候要遵守课堂纪律;玩游戏的时候要遵守游戏规则;比赛的时候要遵守比赛规则......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D )

A.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D.违反社会规则无关紧要

3、"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是(B )

A.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车马行船要分道而行

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意识方可井然有序,正常运转

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

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

4、2017年1月24日山东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非法疫苗案作出一审判决,庞红卫、孙琪等人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多个相关责任人被问责,多名涉案人员被撤职、降级,对此案的处理( B )

①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 ②社会正常运转要有秩序

③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④根除了药品领域的安全隐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繁忙的马路,由于有了交通规则,变得秩序井然。激烈的比赛,因为有了规则的约束,变得友好文明。如果你违反,就会受到批评指责甚至惩罚,这说明规则( D )

①能够解决一切矛盾 ②是大家默契与共识达成的共同约定

③使彼此的竟争交往能够有序地展开

④既需要自觉遵守,也要靠相关部门按规则约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防止客户的个人账号、储户密码等信息被泄露而采取的防范措施。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 )

A.能够促进社会生活有秩序地展开 B.保护公民不被人窥探

C.不起任何作用 D.增加了取钱人员的流量

7、2017年3月22日河南省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因下课上厕所拥挤和推操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了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这则材料说明( A )

①生活离不开秩序 ②秩序离不开规则

③不守规则就会造成危险 ④规则只能靠法律手段强制人们遵守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都要有规则,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它像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我们。关于社会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定 ②青少年年龄小,与社会规则无关

③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④只在公共场合才有规则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四) 能力提升:

9、材料一: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规则意识有三个层次,它首先是指关于规则的知识。比如说,不偷不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敲、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等。

材料二:"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讲规则、立规矩"的重要性,中国人古已知之。今天,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执政大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1)根据材料一说说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道德、法律、纪律等

(2)阅读材料二后,有的同学认为,遵守规则是党员的事情,中学生是否遵守规则无所谓。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为什么?

(2)不赞成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遵守社会规则才能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

10、制定校规校纪的目的在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请你结合学校实际,完成下表空缺部分的内容。

校规校纪 规则内容 课间规则 不能大喊大叫;不能追追打打;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 课堂规则 ①_上课认真听讲_______;

②___做好笔记等_____ 食堂规则 ③_按先后顺序排队_______;

④__节约粮食______ 宿舍规则 严禁在寝室使用火;按时就寝;不准在床上蹦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