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第1页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赵志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女娲补天、洪水、围困、云霞"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受到课文中思想感情的熏陶。

 3.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能复述"补天"的过程。

 4.能体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并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教学挂图或《女娲补天》动画片片断;搜集有关地震、暴雨、洪水、狂风等灾害性气候的录像资料。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读准、读熟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准备新课

    课前先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自己先练读,再同桌互相指认教师用生字卡片进行检查和强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认和正音。如"塌(踏)、冈(岗)、纯(不读qon)、冶(治)"等等。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女娲补天》(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看到这个字一一"女娲"的"娲",你们联想到哪些与它字形相近的字呢?......(反馈,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形近字有选择地写到黑板上,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字形和读音,并组词读一读。)

    同学们预习课文后知道,这是我国古代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板书:古代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吗?"神话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呢?一一对,神话故事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那么人们又为什么会有这些想象呢?我们学习课文时可以进一步来思考。

  三、引导自读课文和质疑。

   1.当你们看到课题、阅读课文时,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大家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学生质疑,教师适当归纳、有选择地板书。设计质疑:(1)女娲是谁呢?(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3)有浅有女娲这个人呢?(4)女娲怎么补天呢?)

2.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像"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等问题,我们在阅读中都会弄懂的。

   二、阅读理解与练习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