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教案第1页



单元(章节)课题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本节课题 第3课时 生物群落的构成 课标要求 掌握群落的概念 三维目标 1.了解群落的概念;2.掌握群落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3.理解群落的结构特征;4.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已经学过种间关系,为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群落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2.群落的结构特征。

难点: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践活动。 提炼的课题 群落的种间关系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视频、实验、PPT、练习册、学案 教 学 过 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教与学生学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课图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分析思考,通过具体实例明确群落的概念和构成。 展示温带草原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的图片,联系前面学习的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种群,提出问题: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 自主

预习

1.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标出重要语句,掌握基础知识,完成《知识体系梳理》。

2.通过思考和观察,加深学生对物种组成部分的掌握,通过资料分析,学会判断竞争、捕食关系的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知识记忆与理解》的《知识体系梳理》的相关内容。

2.强调学生注意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

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