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奇数与偶数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奇数与偶数 教学设计第1页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5页例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以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为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教学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根据奇数、偶数相加的三种情况,提出了三个问题。阅读与理解环节给出了三个问题的一种表达方式,即用算式表示。分析与解答环节提示了三种获取结论的方法,即举例、说理、图示。事实上,这三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增强学生对结论的理解与确信感。

  

  【学情分析】学生进行过大量的整数加法计算和乘法计算,却很少会去注意加法的和、乘法的积是奇数还是偶数。因为教学计算的时候,精力集中在算理与算法上,要理解并掌握计算法则,要正确并顺利地算出得数,还要利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这些任务,一般不会对计算的得数作进一步的研究。况且在教学整数四则计算的时候,学生还没有奇数、偶数的概念,不可能去关注和与积的奇偶性。现在,整数知识的教学已经全部完成,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的运算,也建立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有条件研究整数加法的和、整数乘法的积,探索其中的奇偶性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知两数之积的奇偶性。

  2、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举例子""说理""数形结合"等方法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尝试、验证"的过程,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并验证自己的结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奇数、偶数个数的小正方形图片若干、学生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复习概念,引入图示。

  (1)说说什么样的数是偶数、奇数?

  (2)偶数是2的倍数,也就是除以2余数是几?奇数呢?

  (3)偶数、奇数在日常生活中又叫什么数?

  "双"是什么意思?

摆出一"双"小正方形,两"双"是多少个?三"双"呢?这样一"双"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