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陆文学自传 学案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陆文学自传  学案第1页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陆文学自传 学案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这是唐朝诗僧皎然曾写的《寻陆鸿渐不遇》,诗中的陆鸿渐,就是写出《茶经》的陆羽。陆羽与皎然是一对忘年交。皎然长陆羽29岁,两人情深意厚,一僧一俗,陆羽在自传中称为"缁素忘年之交"。

在皎然的28首茶诗中,其中寻访、送别、聚会等与陆羽有关的达12首,还有多首联句,为咏陆羽诗之最,是研究陆羽的重要文献,从中可看到两人非同寻常的友谊。可以想象,皎然写了这么多诗,能诗的陆羽一定会有和诗酬唱,可惜陆羽未能留下更多诗文,谨如欧阳修在《陆文学传》中所说:"它书皆不传,独《茶经》著于世尔。"

美字体 少 小 离 家 老 大 回 , 乡 音 无 改 鬓 毛 衰 。

赏美文 禅茶一味,妙蕴人生

  晓月初挂,风轻云淡,独坐古韵茶室中,一卷在手,清茶在杯,暗香涌动,如江南水莲荡起的层层涟漪,将一份如茶的淡然,一圈圈地弥漫于心间。于是,一切喧嚣悄然远遁,一切烦扰消逝无踪,只余一颗心如水澄澈、空明轻灵、物我两忘,怡然自得。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华,含山川之神韵的青翠,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有着一种平心静气、清旷自若的淡泊,永远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禅茶一味,可让人淡静,清心,沉思,寡淡少欲,心生清凉之意;让人心境如禅茶,澄澈空明,平和宁然。

  "鹧鸪碗面云萦宇,兔褐瓯心雪作泓,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边生。"古人品茶,筑心斋一间,远在浮世喧嚣之外,有书千卷,茶一壶,静品人间春秋。或阅读,或沉思,浅斟啜饮,意在茶中,怡然忘我;或挥墨疾书,意兴飞扬,一挥而就。之后,一盏茶,慢品细酌,回味无穷。

  品茗禅思,定心入慧。一品,可滤杂念,如云出岫,如荷出水,洁净而风雅。二品,可清心,如月色琉璃,若平湖秋月,坦荡而清澈。三品,可染灵性,如凤凰涅槃,如破蛹蝶出,有曲径通幽之感。

  茶可清心,淡淡的一丝香甜,柔柔的一缕清醇,暖暖的一份真情,能清自己心可得小成就,能清众人心方成大圆满。而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都在那"正、清、和、雅"的茶道中品悟人生的真谛。

  禅茶一味,妙蕴人生,淡泊宁静,虚怀若谷。一壶茶,盛放的是一颗云水禅心,是一种人生态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手执一杯香茗,茶韵生香,融入灵性,一道茶烟,轻轻一嗅,便疏通了灵秀之身心,隐逸而恬淡,清宁而闲适......

  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禅意里衍生。禅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选自散文网,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