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 教学设计 Word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 教学设计 Word版第1页



【主题】《生活与哲学》第四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教学理念】

   本框题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1. 师生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使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2. 课堂具有民主性、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

   3. 教学中提倡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

4. 教师要用激情感染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备注 【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的两部分内容主要是: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也是贯穿全书的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原理。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唯物主义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面三课的学习,学生对较为抽象的哲学知识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但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如:马哲物质概念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可以说是一头雾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尤其重要,这将直接决定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准确把握物质的概念,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理解并学会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探究法、情景分析法、讨论法和讲解法,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教学重点】理解并学会运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具体科学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教学课时】自主课+展示课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讲解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流程安排】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回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