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

11.画杨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用"严肃"、"熟悉"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准备:杨桃的实物或模型与挂图,投影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前预习

  1.根据课题,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当你们看到11课《画杨桃》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什么想法呢?课文是写谁画杨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画?怎样画的?画得像不像?

  2.划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记忆。

  3.熟读课文,解疑设疑。这篇课文的作者就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不仅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得到了肯定,这是为什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杨桃的实物或挂图,引导学生描述,并加深对杨桃的认识。

  2.联系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1.默读思考讨论:"我"(作者)照实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辨析"我"、"同学们"及"老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并注意生字的发音。

3.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