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单元教学分析
人教版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单元教学分析第1页

  《长度单位》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厘米和米是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认识它们不仅是量化把握物体长度的基础,而且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还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以及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具体的教材内容安排如下页的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4个层次。

  一是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由于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为了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的作用,教材以浓缩的、学生可理解的方式,简要介绍了长度单位产生的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1)。

二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进行测量(例2、例5)。教材引领学生结合尺子认识厘米和米,并通过比画、比较、实际测量等多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积累测量长度的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