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单元教学分析
人教版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单元教学分析第2页

  

  三是认识线段(例6、例7)。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比较低,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的特征,让学生从"直的""可测量"的角度来感知、认识线段。

  四是解决问题(例8)。教材利用长度单位的表象,引领学生以熟悉的长度为标准判断物体的长度。由此体会建立长度单位表象的重要性,以避免产生类似"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同时,在选择不同长度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为利用已有长度表象估测物体的长度积累经验。

  2.教材编排特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很久以前,人们认识到测量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而为了方便,人们往往选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测量长度;随着交往、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人们又认识到长度单位必须统一,从而建立了统一的长度单位。这个过程漫长、曲折。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呈现出用庹(tuǒ)量巨石宽度、用拃量布的长度和用脚长量竹竿长度的情境,让学生知道庹、拃、脚长等也曾经是"长度单位";再让学生尝试用拃测量课桌的长度,并交流测量结果。,由于人的手有大小之分,即使都用"拃"作单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不同的人量得的结果也会不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初步体会测量的基本思想。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学生最容易感知、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