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二上苏教版数学《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教案和教材分析
免费下载二上苏教版数学《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教案和教材分析第1页

     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 教材分两层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层,第94页的例题一和第95页"想想做做"中的相关练习,通过提供的场景照片,判断拍摄者的位置。

 第二层,第94页的例题二和第95页"想想做做"中的相关练习,通过提供的活动场景,判断观察结果的可能性。

二、教材简析

1.以观察活动为基础,在体验中培养空间感。

空间观念不是凭空生成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培养和发展。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不尽相同,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础,安排了多次实际观察,经过前后两面的,前后左右四面的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观察,逐步积累判断方位的经验。

2.以生活经验为依托,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材从熟悉的教室场景,到可爱的玩具;从观察物体,到想象推理出观察物体后得出的平面图;这种由熟悉到不太熟悉,从具体到半抽象的安排,既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也容易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和积极思考。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措施。

课前要为学生观察物体做好材料和组织观察活动的各项准备,实物、图片或照片等材料应保证易观察、易表述。无论是以个人还是以小组为单位,都要让学生经历多观察、细判断、说理由的过程。 教学进程要适度。要充分估计学生在判断位置方面的困难,比如第95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缺乏联想的经验,教学时不要节奏太快,更不能以讲代看。可以引导学生以看到的壶把手去想象与之相对的同学可能看到什么。也可以制作茶壶旋转的课件,让学生观察其不同的面后再做出判断。 教学要求应适度。要尊重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差异性,允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存在"时间差",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能一刀切或提出过高要求。至于接受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要多让他们体验、感悟,求得逐步的发展。

五、课时安排:

  1.观察物体 .......................................... 1课时

  2.观察物体练习 ..............................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