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教案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上3.1.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第1课时)

  

  教学目标: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重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人类认识地球的艰难历程。

  教 学 过 程:

  引入:人类很早就在研究地球和星空。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也许你已经有了答案,但人类认识这个问题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一、 地球的形状

(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表解

认识阶段 结论 盖天说 天圆地方 浑天说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地球是一个球体 现代探测技术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最后才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可用简图表示。

  古代人凭直觉判断天圆地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近代精确测量发现:两极部位稍扁的球体(椭圆)。

#活动:教材83页。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1比较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的铅笔,其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变化的不同是在木板便面移动的铅笔长度不变,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的长度逐渐变短。那是因为篮球表面是球形,所以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长度逐渐变短。

2通过此活动,我们知道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是铅笔头相当于船身,铅笔的笔身相当于桅杆,篮球相当于海面,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海面是球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船出海,你看到港口灯塔从下到上依次从视线中消失。

#那么回港的帆船:桅杆比船身先出现。

#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①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归航的船只先看见桅杆在看见船身;②我们在地面上总是走不到边"天涯海角"。③站得高,看得远。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登高才能望远。登多高,望多远。实验表明,离地越高,可见范围越广。④月食时,被蚀部分总是呈弧形。⑤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⑥从卫星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⑦头顶的天空是半球内表面。

*注意: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只能证明月球是个球体。因为日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直线上,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光,使月球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遮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发生了日食现象。//

  #思考与讨论。从品尼高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能感悟到什么?答: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对地球的形状,从一开始的天圆地方变为后来的球体。在人们认识逐渐进步的过程中,体验到人们知识的局限性。所以我们还要努力学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地球的大小

  地区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股的球体,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长21千米。仅差0.33%。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4万千米等于4万公里,等于8万里。"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在赤道上。

  如果我们把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约3毫米。这点微小的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

  #思考与讨论。假如一个中学生的两臂平展时长1.5米,让他们手牵手抱地球,需要多少个中学生?答地球赤道周长/臂长=4000千米/1.5米=40000000米/1.5米=26666667.(=2.7×107)

  

  三、地球内部的构造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