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地理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地理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析: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此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关键是"分析"、"举例"、"说明",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水平。是在学生学习了"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与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二节内容的基础上,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并说明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因此,本节重在引导学生从各个"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的具体案例出发,分析影响各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及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对实例进行恰当分析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和总结。也是对上面两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的印证。本节内容是学习在自然和社会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包括这两种不同工业地域特点分析,归纳其区位选择,分析传统工业区存在问题和整治措施;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通过以上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能力。

  这一节课是高中地理教材设计和编排中重要的章节。贯彻新一轮课改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建立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关注人地关系"。与旧教材相比,新的高中地理教材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二者的关系要处理好。不能为了发展而牲牺环境代价。也不能说为了环境而停止发展,甚至取消所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特点、条件和分布。

  4、掌握美国"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如"硅谷"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思维等综合能力,并了解相关的区位条件。

  2、对比分析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等有何异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硅谷"的崛起,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

  2、联系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情况,了解其科技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

【教学重点】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1、高新技术对新兴工业发展的渗透作用。

2、讨论辽中南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浙江温州乡镇企业和北京中关村的发展。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