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鲁科版必修1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
2019-2020学年鲁科版必修1第1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第1页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都非常小,仅一滴水,就含有大约1.67×1021个水分子,这么小的粒子,我们无法用肉眼计数,这样惊人的数字,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但在科学实验和实际生产中,人们又经常需要知道一定量的物质究竟含有多少微观粒子,我们怎样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数目呢?

 研习教材重难点

研习点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注意:(1)这里的微粒是指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等微观粒子,不能指宏观颗粒。

  (2)"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拆开。例如,不能说"氢气的量、硫酸的量",而应说"氢气的物质的量、硫酸的物质的量"。

  【知识·链接】

  基本物理量是由人们根据需要选定的,在不同学科中和不同时期,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有所不同。例如,在力学中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在热学领域中则采用长度、质量、时间、温度为基本物理量。1971年前国际制中采用的基本物理量是六个,即: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1971年起又增加了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使基本物理量增加到七个。

  2.阿伏加德罗常数:我们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mol-1,符号为NA。

  (1)阿伏加德罗常数带有单位,其单位是mol-1。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准确值是0.012 kg 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近似值是6.02×1023 mol-1。

  (3)NA数值巨大,作用于宏观物质没有实际意义。

  【交流·研讨】

  为什么选用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相对原子质量的确定是以一个12C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值。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选用12g正是因为"12"这个数值能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联系起来。如某原子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r,1个12C原子质量为ag,则1个R原子的质量为Ar·a/12 g,1mol R原子的质量为NA·Ar·a/12 g,NA·a=12g,所以1molR的质量即为Ar·a/12 g,同理可推得1mol某分子、离子等的质量(g),其数值正好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式量,这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和应用带来极大方便。

  3.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注意: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例如说"1mol氧",是指1mol氧原子,还是指1mol氧分子,含义就不明确。又如说"1mol碳原子",是指1mol12C,还是指1mol13C,含义也不明确。

  粒子集体中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离子、电子等。例如:1mol F,0.5molCO2,1000mol CO32-,amol e-,1.5molNa2CO3·10H2O等。

  4.物质的量与粒子数(N)的关系: N = n·NA

  满足上述关系的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等的粒子是CaCl2粒子,其中Ca2+为1mol、Cl-为2mol,阴阳离子之和为3mol。

  典例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C

  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D.1 molH含有6.02×1023个e-

研析:因为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例如水、硫酸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组成[例如NaCl、Ca(OH)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