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二课时)第1页

  古诗二首

  

  设计说明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学生)

  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古诗前运用多媒体以背诗说话引入,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出示自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