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三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学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三    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学案第1页

   第2课时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电负性的概念及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2.学会用电负性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以及两成键元素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

  一 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1.电负性的概念

  (1)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常以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的电负性4.0为标度,计算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是一个相对值,没有单位。

  (2)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表示该元素越容易接受电子,不易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的倾向大。反之,电负性越小,相应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弱,表示该元素越不易接受电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的倾向大。

  2.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观察分析教材图1-3-7元素的电负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小,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大。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增。

  (3)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电负性递减。

  (4)同一副族,自上而下,元素的电负性大体上呈递减趋势。

  (5)电负性大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电负性小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角。

  [归纳总结]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在发生变化。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的不同(电负性不同),是造成元素化学性质有差别的本质原因。

  2.电负性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活学活用]

  1.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大

  C.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

  D.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

  答案 D

解析 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电离能变化有特例,如电负性:O>N,但第一电离能: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