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宿建德江 学案(2)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宿建德江 学案(2)第1页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宿建德江 学案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⑴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⑵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70字左右)

答案:

⑴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府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

⑵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

3 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乡愁的思路和手法。

答: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4、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原野辽阔无垠,天地相连,天比树低,水月映照,仿佛月在身边。描景状物非常真切动人。

5、"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6、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答: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

二: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

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统摄全诗内容的是"愁"字。

2.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移舟泊烟渚",此句点题兼写环境。"移舟"点出江行,"泊"字点出题面上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也体现了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

3."日暮客愁新"中"新"有何内涵?

答:"新"的内涵丰富。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即无归之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旧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