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后 赤 壁 赋》学案
2017--2018学年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后 赤 壁 赋》学案第1页

        《后 赤 壁 赋》学案

在那片冷风凄雨之中,在那条崎岖难行的泥泞道路上,有这样一位老者,他脚穿着芒鞋,手拄着竹杖,阵阵的凉风吹过他苍白的发梢,冰冷的雨滴打落在他瘦弱的身躯上,而他却浑然不觉,依然悠然吟啸,缓步徐行。

在那个曾经烈火熊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古赤壁前,有这样一位老者,他面对着滚滚而逝的江水,回想起古之英雄的种种过往,不禁从胸中倾泻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美篇章,回首自己这风雨飘零的一生,他更是从心底翻涌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千古长叹!

(选自百度文库)

赏美文

苏轼就是一杯茶

  放一小撮瘦细的茶叶在白瓷杯中,一股滚烫的开水冲下去,茶叶在滚水中上下翻腾、盘旋,然后慢慢绽开细嫩的叶片,水也渐渐地有了微微的绿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仿佛嗅到山野的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苏轼就是杯中被滚水反复冲泡的茶叶。

如果苏轼没有人生上遭受的一次次打击,哪来"坡仙"的名号?哪来后人的景仰?他如同杯中的茶叶,一次次贬谪如同沸水不断地冲泡。

第一次"冲泡"被贬黄州。他在黄州开荒、种地、酿酒、会友、夜游、赏月,当然也力所能及地为百姓办事。他把生活上的苦日子过成了精神上的甜日子,也是他人生中最惬意的日子。他能在雨中从容漫步得到乐趣;他能在月下泛舟长江飘飘欲仙;他能在东坡耕耘土地愿做农夫。《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写就的。"茶"散发"清香",让世人沉醉。

第二次"冲泡"被贬惠州。此时苏轼已经60岁。惠州属于岭南,属于边远荒蛮之地,被贬之人九死一生。他的侍妾朝云就是在此逝去的。惠州以慈爱的胸怀接纳了中原的这位才子,而苏轼也没有辜负惠州父老的热情相待,积极为当地百姓办学堂,开展文化普及活动,使得荒蛮之地有了文化的氤氲。当年柳宗元被贬柳州,柳宗元总是感到压抑,感到委屈,他的愁思如海天茫茫,心如九曲回肠。从他的诗作可以看出: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而苏轼的心胸比柳宗元开阔得多,苏轼可以说随遇而安,而且还能笑出声来,请看苏轼的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四时春"表现出苏轼的欣喜之情,这可是在中原感受不到的;卢橘、杨梅南方水果让苏轼享了口福,但他最喜欢吃的是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呀。"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让苏轼有了家乡的感觉,没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茶"仍然散发着"清香",品味无穷。

苏轼是一杯茶,是一杯清茶。

【课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