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西湖的绿》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西湖的绿》教案第1页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一、看图激趣,感受"绿"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杭州的西湖,是祖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那湖光山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古往今来,多少人赞叹她,歌咏她,为她梳妆,为她打扮。你们瞧,这(指图),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有谁到过那个地方?能谈谈感受吗?老师也去过杭州西湖,想不想听听我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师谈感受)

  在六十年代初,正当新生共和国最困难的时候,北京女作家宗璞又来到了西子湖畔,流连忘返,冲破深厚的西湖文化积淀,另辟蹊径,留下脍炙人口的游记《西湖的绿》。

二、自主阅读,触摸"绿"

1、 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三、品味语言,体验"绿"

  1、课文着重写了哪几处绿?请用一个词语概括那里"绿"的特点?

  (灵隐--苏堤--花港观鱼)

2、 自主探究,交流"绿"。

  正如作者所说,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灵隐、苏堤、花港观鱼的"绿"也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韵味。请同学们选择自已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细细读一读,想想那里的绿有什么特点,等会儿在小组上交流。

   (1)、灵隐的"绿"

雨中去访灵隐,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此外还有溪水:"在这一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