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案第1页



课题 第六章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重点

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2004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04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20世纪的2至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

  2、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呢?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其中的"我们"是指谁?如何理解"共同的"涵义?

2、观察图6-6,举出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3、分析课本P125实例1,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实例1和实例2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些价值?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如何保护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否意味着禁止升发和利用?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展示的多媒体课件讨论、总结。

 点拨:(1)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讲述〗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主题   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 成分的多样性, 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 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A、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

  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B、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

  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

  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