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象》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象》教案第1页

31 称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官、柱、杆、秤、宰、割、舷"7个生字。

  2.在语言环境中积累 "官员、柱子、秤杆、下沉、船舷、重量"等词语。

  3.正确书空写 "官、柱、杆、秤、宰、舷"。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按顺序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

  2.能用"一边一边"或"才"说话。

情感目标:

  感受曹冲的聪明,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

2. 通过学习,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平时多观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标上小节号,圈出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象"就是我们在公园、电视中看到的大象。"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学生简单交流并出示(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样称的,称出来了吗等)。

师:这些问题,同学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出示课文动画,了解课文内容。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曹冲是曹操的儿子。曹操是什么人?(古时候的大官。"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2、 (出示生字,交流记字好方法) 官 柱 杆 秤 宰 割 舷

3、 (出示词语,指名带读)重量 官员 议论 下沉 柱子 秤杆 船舷 宰割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 出示大象图,提问:这头象怎么样?(学生各抒己见)

2、 出示句子: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1) 指名读句,说说你的体会。

2)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大象很大,也非常重。齐读句子。

  3、师述:古时候有个人叫曹操,人家送他这样的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带着他的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边叙述边出示)

1) 指名读划线句。

2) 请找出划线句中的一组关联词。("一边......一边......")

注意:句子中的 "一边......一边......"这组关联词表示前后两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