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1页

人教版新课标第七册语文教案

1、观潮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