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东海之大乐 学案(1)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东海之大乐 学案(1)第1页

  三、东海之大乐

  不读《秋水》篇,胸襟终不开阔。细玩似未然。此犹是庄子皮肤语,第其议论痛快,笔势纵横发越,要自亘绝古今,所以人多喜之。《秋水》篇论大不大,论小不小,说在人又不在人,文字辟阖变化,如生龙活虎。

  

  

  

千 仞 之 高 不 足 以 极 其 深   

赏美文 读庄子

缥缈仙云

躺在文字的波上,随着水流,思想脉脉地涌动。那些忧伤的,幸福的,快乐的,失落的情绪,深深地嵌进每一个字符的缝隙,这一刻,身体与灵魂作一次长谈......

人们总是需要一种力量支撑起自己心灵的旅途。

不是不够坚强,只是无法停止那如潮水般涌动的思绪。人生的伤痛处,有血,有泪,有沉思,还有感悟和觉醒。面对决堤而来的苦与悲甚至乐与笑,总希望可以平静地化解突如其来的寂寞。

于是,就在此时此刻,我和文学相遇了,确切地说,是我和庄子相遇了。

人与文学相遇的故事,是聆听另外一个灵魂时最亲切的体验,是借由文字思考生活时真诚的心灵和弦。

庄子,带给我的不只是感官的沉醉,而且是心智的成长、情感的真诚交流与心灵的勇敢碰撞。

我相信宿命,相信轮回,并把心扉敞开,接受文学、接受庄子所带给我的一切,没有去担心自己的感受是否"正确"或者足够"专业"--因为,我面对的根本就是我自己的心。

读庄子,就是在读一个伟大的灵魂,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屏障,你依旧可以品味到他那浓郁的迷幻气息。

可以说,庄子站在了他那个时代的极端--在极端的蔑视里有极端细致的体察与回忆,在极端的怜惜里有极端的失望与无奈。他有着超人的理智与心灵:他的理智时刻像哲人那样清醒,如蛇行草上,不粘不滞,寒气四渗而又敏锐无比;他的心灵却无时不像诗人那样沉醉,如鸽立檐间,不怨不怒,怜悯四溢而又柔情万种。

也只有这样一个完美地结合了哲人和诗人的灵魂,才可以翱翔在那九万里的高空,苍天在背,人世在俯;

也只有这样一个完美地结合了哲人和诗人的灵魂,才能够从水中孕育出那超尘脱俗的大鸟,横空绝世、惊世骇俗;

也只有这样一个完美地结合了哲人和诗人的灵魂,才会面对永恒消失的精神故乡,在落日下唱着永恒的恋歌,不再希冀安居;

也只有这样一个完美地结合了哲人和诗人的灵魂,才在跋涉过被眼泪和血充满的历史之河时,长歌当哭,吟出那悠扬千年的忧伤调子......

读庄子,就是在读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透过那喧嚣繁芜的林林总总,你依旧可以体察到那份悸动的情怀。

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幸的,有幸的,荒芜的,华丽的,长久的,瞬间的,坚实的,易碎的,公平的,不公平的......但是对于庄子,也许是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他那一篇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逍遥游》。

哲学就是带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而在这漫长的寻找路程中和诗人相遇,那么诞生的将是瞬间之永恒。就像庄子。

读庄子,品味这刹那间永恒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