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一)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一)第1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分资料卡(十一)

诗人马丽华在藏北旅游,她借宿在乡下仓姆决家。仓姆决家生活得很苦,环境也非常闭塞。在这样的环境中借宿,又能与女主人仓姆决交谈,诗人有了很多优越感,她相信仓姆决会非常羡慕自己。

可诗人错了。在她们交谈中,仓姆决拉着女诗人的手,连连说道:"宁吉!宁吉!(藏语:可怜的!可怜的!)"这位藏族妇女认为,一个到处奔波的女人是世上最苦的女人,是最可怜的女人。

诗人明白了:这个世上没有可怜的人,因为不可能有一个世界通用的可怜的标准。但这个世界上确实又有可怜人,那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可怜的人。

思悟一 标准是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等的变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势必发生变化,标准也随之改变了。

思悟二  标准是可以评价的。我们可以把故事中的诗人看成标准的化身,女主人的评价就成了对"标准"的评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本身也有优点和缺陷。

思悟三 标准是人制订的,受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标准有时合乎情理,有时则悖理违时。

我的思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考点是高考考查热点。2009年全国两套试题各地方试题共18套均对此专门设题考查。题型以填空为主,多为"M选N"模式。材料出处以教材为主,课外为辅。

2010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仍为常规考点。设题考查可能会有如下特点:教材为主,高初中兼顾,以课外为辅。以填空形式设题,还可能与文学常识结合考查。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先秦时期的名句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

9.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易经》)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1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

1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19.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