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1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案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1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案第1页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课前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 复习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2、 预习本节课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应用,对基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3、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能力,自制课堂模拟有氧呼吸过程时所用卡片等工具材料。

  课堂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通过观察实验中A、B、C 3只保温瓶温度计数据不同,比较有氧和无氧呼吸放出能量的不同,进一步探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教师课件展示下图:

问题:保温瓶B的温度比保温瓶A的温度高,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B瓶进行的是有氧呼吸,而A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这说明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比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

教师引出问题: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为什么比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

(一)有氧呼吸

本节的重点是有氧呼吸的过程,难点也在此,只要有氧呼吸过程研究透彻,无氧呼吸就很容易接受了,所以预习内容主要是关于有氧呼吸的基础知识,起到熟悉知识的作用,并且在学案上明确要求:记准化合物名称,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有氧呼吸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1、自学与讨论:独立完成如下图片,小组讨论确定答案。

2、知识细化:依据动画细化有氧呼吸过程,明确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去向。

3、书面落实:依据学案独立完成知识小结

有氧呼吸过程小结:从反应物和产物的角度落实基础知识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依据课件内容独立写出并要求学生板演

4、讨论与陈述:

(1)本部分中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的问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