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浙江专用):专题七 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浙江专用):专题七  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案)第1页

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掌握"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2.掌握"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背景

(1)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2)1925年的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3)斯大林领导时期,苏联仍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

2.方针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3.建设

(1)1926~1928年,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并新建了几千家企业。

(2)1928~1932年,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4.成就

(1)1937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并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优势地位。

(3)工业总产值到1937年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误区警示]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是在特定的国内外背景下制定的,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则经历了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发展道路。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方针:为了引导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