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2)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2)第1页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 张艳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3.熟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

  4.能够结合文本写作特色及主要观点进行知识的迁移。

  5.掌握论说性文章的一般阅读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4.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逐渐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从鉴赏诗歌入手,尝试鉴赏戏剧等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1.这篇课文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它谈的问题较大,又是从英文译为中文,语言风格有欧化的痕迹。

  2.要真正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有理有据。

  3.仔细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三、课型

  略读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课文概述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三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这是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些文学常识的基础上,安排这个单元的。应该说,到这个阶段,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上,已经有所准备,是能够学好这个单元的。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谈中国诗》的作者是钱钟书,又一位大师级人物。《谈中国诗》是一篇略读课文,有别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教学要以学生自己的阅读、感悟为主,教师可以就其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做一些必要的提示;《谈中国诗》是一篇文化散文或者文化随笔,它是由演讲稿节译而成;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中国诗篇幅短小;中国诗富于暗示性;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但从总体说,"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谈中国诗》的教学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又要考虑文本的特色。

六、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