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一下六、第8课时 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例5)
人教版新 一下六、第8课时  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例5)第1页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8课时 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例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觉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减的含义。

  难点: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用连减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对于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前一课"用连加解决问题"的学习更是为本课学习做好了铺垫。这节课是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教材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用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分橘子"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对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学习中,教材设计了连环的问题"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让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并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材鼓励学生寻找多种方法解答,并注意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口算、简单的用一步计算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思维水平较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弱,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往往在解决一个应用题时,容易把题目中已知的两个数直接相加或者相减,而本节内容是不能把题目中出现的两个数直接相减。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尤其对身边的事感兴趣,而且善于观察,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些优点,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掌握解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