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原创《1.6比身高》教学设计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原创《1.6比身高》教学设计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1页

教案表                    

课 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比身高》第1课时 上课班级 四(1)(3)班 主备教师 庞翠兰 副备教师 上课时间 3月3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过程与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运用 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指导 观察比较法,合作交流法,分析概括,小组合作交流法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ppt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一 、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测量桌子的长、宽、高的记录。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后发现单位不统一。

教师: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全部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据,便与比较。

教师在学生进行测量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

(初步探究) 二、分组测量

(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6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6米"。

(4)教室门2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学生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4.

(合作学习) 2、学生测量后思考一下问题

1米=100厘米,26厘米也就是26/100米,可以表示成0.26米。

2米1分米中,2米作整数部分1分米是0.1米,2米+0.1米=2.1米,所以2米1分米=2.1米

用米作单位时,当测量物体不足一米是,可以用小数表示;或者测量物体在不足整米数时,多出的部分用小数表示 学生测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统一认识 5.6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