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与铁罐》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与铁罐》教学设计第1页

《陶罐与铁罐》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陶罐与铁罐 执教者 菅等学区 申占柱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7课《陶罐与铁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对话,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告诉人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会全面的看问题, 要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 会写十二个生字。 2. 做到正确、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 3. 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进行自主识字,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2. 通过朗读课文, 指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角色表演课本剧, 用独特的语言及形体动作演绎这个故事。 4. 使陶罐和铁罐品行互换, 进一步掌握寓言特点,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会全面的看问题, 要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 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会全面的看问题, 要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紧扣教材特点展开教学, 设计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为宗旨,以"生本"课堂,选择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通过"读、 议、 演、 想、写" 的教学流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首先我以活动为学生营造出快乐的学习环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以问题打开学生思维、 唤起想象的钥匙, 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