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第1页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三台县花园镇光明中心小学校 陈开源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的能力,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问: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师: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

  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从左往右展示线段图,呈现问题。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 + 56 = 96(千米)

  56 + 40 = 96(千米)

  师:多媒体展示,从右往左再现线段图。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 + 56 ○ 56 + 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比较,发现并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