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乞巧》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乞巧》教学设计第1页

《乞巧》教学设计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站前路小学 沈建霞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它蕴含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激发他们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乞巧》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来理解诗意,让学生真真切切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主要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

  2、过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和这两个故事有关。

  板书课题:

  29、古诗两首:乞巧。

  (学生读题)

  怎样记住这个"乞"字?

  (板书:乞-气。乞字是"乙",气字是"")

  3、"乞巧"是一个古代节日。生打开书本齐读文中注释。

  二、自读自悟,粗通诗意

  1、(大家出出点子,准备怎样学)课件出示古诗,选择学习方法。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