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平均分(一)》教学设计教案(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
免费下载《平均分(一)》教学设计教案(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第1页

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一)

认识平均分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以军 使用日期 10月 17 日 共计 3 教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 难点分析 知道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是平均分这个平均分的含义,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圆片等。 教 学 过 程 一、 先学探究

初步感知"平均分"

1. 老师这里有8朵鲜花,准备插到两个花瓶里,你们猜我会怎样分?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 一个花瓶分1朵,另一个花瓶分7朵;

(2) 一个花瓶分2朵,另一个花瓶分6朵;

(3) 一个花瓶分3朵,另一个花瓶分5朵;

(4) 每个花瓶分4朵。

2.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 第四种分法两个花瓶同样多。

3.提问:如果老师准备每2朵插一个花瓶,那么需要几个花瓶呢?

小结: 每个花瓶都分了2朵,也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 同样多、平均分)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说一说,下面哪幅图表示平均分

1. 出示三幅图: 第一幅图8串葡萄放两堆,一堆3串,另一堆5串;第二幅图12个苹果平均放四堆,每堆3个;第三幅图6个西瓜放三堆,一堆1个,一堆2个,另一堆3个。

(1) 提问: 第二幅图为什么表示平均分?这是把几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个?

(2) 第一、三幅图为什么不是平均分?怎样改变可以使它变成平均分?

2.接着又出示四幅图,让学生根据平均分的概念,熟练地判断出哪个是平均分?

三、 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关平均分的例子。瞧!面包房里正摆放面包呢。说一说,是怎么放的?

2.老师这里有一大堆苹果,想请我们学生按要求分一分:

(1)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苹果?

(2) 同桌合作,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 汇报: 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如下结果:

①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②每4个一份,分成了( )份;

③每8个一份,分成了( )份。

3.考考你:有15个梨,3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师: 同学们真聪明!都能运用平均分的知识顺利完成任务。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做一做

12瓶矿泉水,每3瓶一份,分成了几份? 先圈一圈,使每份同样多,再说一说,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2.我最棒

 还是12瓶矿泉水,将它们平均分,有几种分法?要求:不能重复,并且一个不漏的摆出来。(小棒摆一摆)

五、 归纳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