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孔子世家 教案3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孔子世家 教案3第1页

孔子世家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孔子世家》。

2. 积累文言实词与常见虚词的用法,疏通课文,通过文章所述事迹了解孔子 性格特点及其高尚人格。

3. 了解孔子对司马迁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实词与常见虚词的用法,疏通课文。

2. 通过文章所述事迹了解孔子性格特点及其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

1. 如何理解孔子对司马迁的影响

2. 如何理解文中孔子与弟子关于"吾道非邪?何至于此?"的不同对话。

第一课时

一、孔子其人及《孔子世家》:

孔子,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